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优良马种——乌珠穆沁马
来源:未知 |发布时间:2018-10-12 13:07|点击:
蒙古马是我国北方马匹的主要地方品种,主要产区在内蒙古自治区,并分布在我国东北、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,蒙古马的数量占全国马匹总数的1/5以上。牧区是蒙古马的主要产地(见表1)。终年大群放牧,一般每群200~300匹,成年公母马比例1:15~30。马匹营养也随季节而变化,马群全年体况变化呈现“春危、夏复、秋肥、冬瘦”的现象。
蒙古马在艰苦的条件下,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耐寒、耐粗饲、抗病力强、适应性强的特性.
 
1品种形成
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品种之一,早在4000-5000年前我国北方民族已驯化马匹。据考古发现,在乌兰察布市集宁西北、赤峰市林西县、喀尔沁旗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
等地先后出土上新世三趾马和更新世蒙古野马(普氏野马,即英文写成: Przewalsk
Horse,蒙语叫 Takke)的骨骼和牙齿化石。说明内蒙古地区很早以前就有马的祖先三趾
马即蒙古野马存在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记载:“唐虞(尧舜)居平北边,随水草畜牧而转
移,其畜之所多,则马牛羊”,说明当时已驯化了马匹。战国时期(公元前3~4世纪)匈
奴帝国被称为“马帝国”,匈奴马曾闻名一时。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三年,刘邦出征,在
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三十余万骑兵围困七日,说明当年匈奴的强大即匈奴马的威力。汉朝
时期匈奴马大量输入,民间养马业空前发达,汉武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曾多次带回大量马匹,并起用匈奴王子养马能手金日蝉作为汉朝的马监。西晋以后塞外各民族相继南下,带
来的马匹数以万记。《唐会要》记载:“突厥马技艺绝伦,筋骨适度,其能致远,田猎之用无比。”“延陀马、同罗马、仆固马毛色多为驼毛(兔褐毛)即骢毛(青毛)。”这些性能和
毛色也与蒙古马相似。北宋时的契丹马实为蒙古马,也说明今东北三省早已分布蒙古马蒙古帝国即以“弓马之利取天下”,成吉思汗的卫队就是由优良的骑兵队组成。根据《元
史》记载:“牧马地甚广,北至火里秃麻(现蒙古国以北)草原。”明朝在北边的牧马地从大宁(今承德地区)东胜至宁夏,并在宣化大同等地设马市。清朝全盛期养马达4万匹,有余则外拔补充官马。由于历代对养马业的重视,使蒙古马得以发展,并早已分布到我国北方农村牧区。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马不断向临近省区输出,同时进行了品种改良工作,但迄今为止改良马还是少数,绝大部分地区仍保持蒙古马的本品种选育。蒙古马因数量多而又分布分散,各地生态条件不同,故其体尺、外貌及性能也有差
异,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形成了一些适应草原、山地、沙漠条件的优良类群,比较著名的有马、百岔铁蹄马和乌审马等。对优良类群尚需加强本品种选育,保留其优良
性状。
乌珠穆沁草原,水草丰美,养马历史悠久。乌珠穆沁马就是在当地气候高寒、水草丰
美的条件下,经过牧民长期选育形成了蒙古马中的一个优良类群。
乌珠穆沁马原产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、西乌珠穆沁旗,分布到其临近旗县,目前约有12万匹。
 
2产区自然条件
产区位于大兴安岭麓,东西长330km,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,海拔80~1800m。境内河流纵横,土壤肥沃,主要河流有乌拉盖河、彦吉嘎河。土壤以粟钙土为主。属大陆性气候,冬季严寒漫长,夏季炎热而短,最低温度-40.5℃,最高温度39℃,年平均温度为0.3℃;无霜期108~123d,积雪期一般为120~125d,积雪厚度平均4.5cm;年降雨量250~400mm,多集中在7-8月份;夏季多东南风及西南风,冬季多西北风,春季风大。该地牧草生长茂盛,大部分属典型草原,其次为草甸草原,靠山区有部分森林草原。主要牧草为碱草、冷蒿、大针茅、克氏针茅、葱、韭等,草种繁多,草质优良。在河边低地的草甸草场,亩产青干草70~100kg,草层高度为30~50cm,是我国最富饶的天然牧场之一。东、西乌珠穆沁旗属纯牧区,当地蒙古族牧民以饲养牛、马、羊为主。地广人稀,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,每个牧业人口平均有50只牲畜。由于畜多劳力少,畜牧业经营管理粗放,仍采取游牧方式,马匹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,并有吃马肉、喝马奶的习惯,每年向农区提供役马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收人。
乌珠穆沁马多见走马,走马集中产于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和满都宝力格。
3特征、特性
3.1外貌
乌珠穆沁马属乘挽兼用型,体质粗糙结实。部分马体型较轻,偏于骑乘型,有的则低身广躯,偏于乘用。外型上直头或半兔头,鼻孔大,眼大明亮。耳小挺立,颈略短,颈肩结合良好,耆甲低而宽,前胸宽,胸较深,腹围较大。背腰平直,尻短而斜,肌肉丰满。四肢较短,部分马后肢呈Ⅹ状,低蹄,皮厚毛密,鬃鬣、尾距毛发达。毛色复杂,以青毛、骝毛、兔褐为主,无白章。乌珠穆沁马中有不少是“走马”,其外形特点是头颈稍向前倾斜,微拱腰,尻较宽而斜,前膊较长,管骨相对较短,后肢姿势微呈刀状和X状。
3.2体尺体重
乌珠穆沁马体尺不大,公马体高为136cm左右,母马为126~127cm左右,据19371977年四次调查得平均体尺(见表2)。成年马体重一般为300~350k
3.3工作性能
在牧区进行骑乘测验:1000m为lmin23.ls;1600m为zmin28.2s;3200m为5min2.8s;10.km为16min55s;15.5km为24min12s;23.5km为36min10s。走马测验:1000m为lmin32s;1600m为3min45s。
1978年11月在积雪3~5cm平坦土路上进行挽力速力测验:单马拉胶轮大车,载重1000kg,90min走完1km;载重500kg,1min走完20km。测验40min后体温,脉搏呼吸都恢复正常。
1957~1960年共测验23匹骗马的最大挽力平均为268.6kg,约占体重的80%~90
34产奶产肉性能
当地牧民有在青草季节挤马奶的习惯,每天挤4~5次,每次1kg,年产马奶约300400kg。
l978年11月进行产肉性能测定,屠宰空怀母马4匹,膘情7~8成,宰前空腹24h,平均宰前重305kg,胴体重169kg,屠宰率55.41%;净肉重142.5kg,净肉率46.72%;眼肌面积51.98cm2
3.5适应性
乌珠穆沁马适应性能比较强,能适应恶劣的气候即粗放的饲养条件。大群放牧的乌珠穆沁马群具有很好的合群性,一般不易失散,母马母性强,公马具有圈群配种能力,护群性强,能控制马群,防止兽害。常年放牧的乌珠穆沁马性情粗野、好斗不易驯服,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。牧区在冬季多有黑、白灾发生(黑灾为冬季无雪,白灾为雪大),而乌珠穆沁马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能耐受饥、寒等恶劣条件,恋膘性很强,抓膘迅速而掉膘缓慢。
乌珠穆沁马终年大群放牧,每群200~300匹以上。管理粗放,在暴风雪时亦无棚圈,而冬春靠刨雪釆食,雪厚30~40cm,还可不受影响。放牧时具有抓膘快,掉膘缓慢的特点,秋季能贮存大量脂肪。根据屠宰记录,1匹中上等膘情的母马入冬前,仅内脏脂肪能达17kg。耐寒性强,能安全度过-40℃以下的严冬。由于行动敏捷,能够迅速转场远牧所以冬舂抗灾能力很强。1977年冬锡林郭勒盟遭受特大雪灾,牲畜死亡严重,在各种牲畜中以马损失最小,以西乌珠穆沁旗为例,灾后绵羊减少64.23%,牛减少42.32%,而马仅减少25.97%。
4评价与展望
乌珠穆沁马产于水草丰美的乌珠穆沁草原,经过当地牧民长期选育成为蒙古马中的优良类群。最大的优点是吃苦耐劳,持久力强,能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即不均衡的营养条件,同时具有一定的乘挽能力及产乳、产肉性能,并盛产“走马”。今后尚需提高质量,采取本品种选育的方法,选择优秀公马,有计划地组成配种小群,进行选种选配,防止近交交配(主要指人工受精时),注意保留和提高原有的优良特性。
 

在线客服

  • 客服一: QQ
  • 客服二: QQ
  • 客服三: QQ
  • 0371-55692663
  • 13213170223